什么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的现象。
全国水土流失分区图
水土流失类型
(1)水力侵蚀,即水蚀,以降水和地表径流作为侵蚀的直接动力,其主要侵蚀形态有溅蚀、面蚀和沟蚀。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风力侵蚀,以风为外营力作用于地表而引起尘土、沙的侵蚀。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3)重力侵蚀,是地面岩体、土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平稳向临空面发生位移的现象,如泻溜、滑坡、崩塌、崩岗、洞穴侵蚀等。
(4)冻融侵蚀,为土体或岩体裂隙中的水分因反复冻融过程使土体和岩石体积不断胀缩、破碎、移动的现象,在高寒山区因冻融可发生冻融泥流或浅层滑坡等。
(5)混合侵蚀,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作用下发生的侵蚀现象,如泥石流等,有的学者将崩岗也列入混合侵蚀中。
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1)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覆盖;
(2)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土流失容易破坏地面完整。
水土流失中的沟蚀是破坏地面完整的“元凶”。例如,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地方沟头每年平均前进3米左右,把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从飞机上向下看,许多地方一半左右的地面都变成了沟壑。中国南方的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境内风化花岗岩地区的崩岗,也有类似的情况。破坏地面完整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2、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衰退,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暴雨中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据科学观测,15~25度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400~600立方米,流失土壤30~150吨;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都同时流掉,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不耐旱,又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作物产量很低,群众生活贫困。
3、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水365bet体育网站_bat365在哪进_beat365手机app的开发利用。
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山塘、水库,降低了这些水利设施的蓄水功能,影响了水365bet体育网站_bat365在哪进_beat365手机app的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各地在沟道中兴建的近3000座小水库,大部淤满失效,被迫改作坝地使用。
4、水土流失影响交通运输。
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公路、铁路沿线山坡塌方而引起的交通中断事故,全国时有发生,不胜枚举。一次较大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往往以数十万元计。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在河道,加上其他因素,使国内许多河流航程缩短。
5、水土流失致使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
我国许多地方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涝灾害,都是由于上中游山区、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每年汛期(6~9月)暴雨过程中,山区、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漫山遍野汇集到千沟万壑,由千沟万壑汇集到河道的支流和干流,形成来势凶猛的洪水,淹没田地、村庄、城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水土流失加剧洪水威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洪水中挟带的泥沙淤积在河流下游河床,使河底一年年抬高,减小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洪水就向河流两岸漫溢,造成巨大灾害。这种情况黄河流域最有代表性。
6、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的发展。
中国多年农田受旱面积2.94亿亩,多数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西北地区水365bet体育网站_bat365在哪进_beat365手机app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1/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365bet体育网站_bat365在哪进_beat365手机app随着泥沙排入黄河。而在下游,平均每年需舍弃200~300亿立方米的水365bet体育网站_bat365在哪进_beat365手机app,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7、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水土流失是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
水土流失的防治
1. 加强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
2. 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
3. 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4. 坚持退耕还林还牧
5. 建设高标准农田
6. 推广节灌技术
7. 调整农业结构
资料来源: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2.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
3.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4.中国天气网 www.weather.com.cn/